记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刘爱新老师 (摘自山东农大报)

发布者: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发布时间:2013-11-29浏览次数:585

以爱为灯 以心为田 行在路上

    一个理性、优雅、聪慧的美丽女人,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,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。弹指间,20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。20年来,她在太阳底下从事着最光辉的职业,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,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。20年里,她用才学、能力、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知识和成长的力量,她用无私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。她,就是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教师刘爱新。
“教学是个良心活”
1993年,刘爱新获得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,后留校任教,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,先后为植物保护、植物检疫、制药工程、农学、中草药等专业本科生讲授《农业植物病理学》、《应用植物病理学》、《植物保护学》等课程,为植物病理专业研究生讲授《分子植物免疫学》、《高级植物病理学》等课程。
“教学是个良心活。”这是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,也是刘爱新在日常工作中所践行的座右铭。除了星期二上午和星期五下午,刘爱新的课程安排满满的。每个星期三甚至要上10节课,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10点。因为课都是在南校区上,所以刘老师一整天都不能回家,中午就在实验中心办公室休息会儿。“昨天晚上我10点钟上课回来,整个人跟瘫了似的。”
除了正常的本科课堂理论教学,这学期刘爱新带了7个班的实验。让人敬佩的是,每次实验课前刘爱新都会特地提前去一趟南校区实验室,把板书写在黑板上,检查试验材料准备是否妥当。“学生做实验没有板书的话,就像没有抓手一样。”刘爱新觉得,实验课上学生看到板书,就会有深刻的印象,这样实验的效果才会更好。虽然耗费了些时间,但是如果自己能做却没有去做的话,刘爱新就觉得很对不起学生。“我相信哪个老师上课把学生当回事,学生心里是有数的。老师对待上课的态度,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态度。”刘爱新这样告诉记者。
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老师的课都比较集中,有的老师退休了,有的老师到国外进修,在学院教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,刘爱新每次都毫无怨言地服从学院的安排,承担起大量的课程。
每次实验课,刘爱新都是一个一个地点名,学生没有一个无故旷课的。“让我欣慰的是,现在学生上课都很认真,能够认真地对待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作业。看到学生们能有这么大的转变,觉得自己辛苦一点也是非常值得的了。”
刘爱新说,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很多老师都是花大量的时间来备课,但是如果学生缺课或者去上课但不认真听课,老师的劲头就提不起来了,也就直接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。在课堂上,学生难免有学习热情不高的时候,刘老师就停下来随机提问一下,让学生有种紧迫感。或者有时候看到同学们听课兴趣不高了,她就给他们穿插一些生产上的实例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趁学生精神头上来了,她就赶紧顺着转过话题再讲新课。
“我是一名教师,首先得对我的学生们负责,一站在讲台上,责任感便油然而生。”刘爱新现在教的学生和她的孩子年龄差不多,在她心里其实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,觉得虽然都是成年人了,但是心理上还不是那么成熟,有些事情就要对他们关照得很细致。课堂上,刘爱新是学生们的老师,她对学生要求严格甚至苛刻;下课后,刘爱新是学生们的家长,是朋友,学生们的生活、学习等各方面都愿意和这个朋友交流。
已经毕业的学生,每逢过年过节,尤其是教师节的时候,很多还会给老师打电话、发信息问候她,距离比较近的还会来学校看望刘老师。有的说起在学校的时候多亏了老师的帮助和指引让他及时警醒,心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。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,经历的事情多了,慢慢他们就更理解刘老师的这份良苦用心了。尤其是成家立业,自己也做了父母之后,更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用心了。每个人的内心能够承载的东西是有限的,而在刘爱新老师的心中,承载最多的是对学生们的义务、职责与惦念。
“尽全力在课余做好科研”
虽然教学任务繁重,但刘爱新从未停止过科研工作。2003年12月,刘爱新获得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,2005年10月,进我校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,2010年9月,赴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,这些都为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。刘爱新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是植物和病原物间的相互作用,她在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和抗病信号传导、植物病害的诊断鉴定及病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。她主持和参加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公益性行业(农业)科研专项、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-小麦体系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,主要有“生姜重要病害-茎基腐病多功能生防复合菌剂研制及应用”、“ 三大作物纹枯菌种类与寄主抗性的鉴定技术”、“ 立枯丝核菌活性氧清除酶在病菌发育及与寄主互作中的作用”等。刘爱新在Appl. Environ. Microbio、J Gen Plant Pathol、中国农业科学和植物病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。其研究成果“烟草对赤星病诱导抗性的研究”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(科技进步)二等奖,“AT-毒素诱导烟草抗病毒病的分子机制”获中国烟草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。
现在,因为本科教学任务重,刘爱新总感觉用在科研上的精力和时间很不够,对此她一直也很纠结,许多科研工作只能在寒暑假停课集中的时间才能静下心来去做。刘爱新手头上已压了好几篇论文要写,但她几乎没有时间来完成。每周不上课的两个半天和周末,刘爱新几乎都会在实验室指导学生,对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阶段性检查。给研究生布置要看的科研前沿论文、实验注意事项等也是因人而异,看似简单的任务布置,刘爱新都要在进实验室之前做大量的思考和准备工作。英国威廉希尔公司2012级的韩超是病理系的在读博士,本科和硕士期间一直是刘老师的学生,提起刘老师,这个小伙子对导师充满了敬佩和感激:“刘老师是我的启蒙恩师,她给我们的都是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建议,她教给大家的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变,给我们巨大的发展空间。”
“承担了,就得让院里放心”
2007年,刘爱新接任植物保护专业主任,她和同事们一起在新生入学教育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、国家级特色专业申报、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申报、精品课程申报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。
2008年,植保专业完成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后,2009年5月准备申报植物保护国家级特色专业。作为专业主任,资料的收集花费了刘爱新很多的时间和精力,申报材料包括教师获教学成果奖及证书、教师编写的教材及专著、教研改革及教师发表的教学论文、科研成果、科研项目、学生获奖、毕业生就业等十几项,材料要求种类多、时间跨度长。比如“人才培养质量及社会评价”一项,就需要查询专业设置以来所有毕业生的就业情况,工作量很大,方方面面都需要一项一项收集、归类。为了方便搜集资料,刘爱新把笔记本电脑搬到院办的一个小会议室,在那里向学院师生直接收集汇总材料,还可以方便和院办相关的负责老师直接交流。经过20多天日夜连续工作,终于完成了厚达44页的申报书和16页的建设任务书,加上佐证材料,整个申报书厚达89页。在此期间,这一申报材料也是对植保专业比较系统的一次资料整理,此后这一材料成为植保专业申报其它项目的一个蓝本。最终,植物保护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。
2009年10月,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要求,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对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。刘爱新和其他老师一起,历经3个多月的调研、考察和论证,顺利完成了2010版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。期间走访过中国农业大学、河北农业大学、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,并与相关专业任课教师、负责人等讨论、分析课程设置的合理性、学时的分配、实践教学的改革等。在此基础上,邀请植保专业优秀毕业生代表、优秀企业家代表和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教师等,对培养方案进行反复论证。2010年1月,团队保质保量完成了2010版“植物保护专业”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大纲的修订。该方案突出了实践教学,其中“植物保护专题讲座”这门课,是邀请植保专业优秀毕业生代表及知名企业家等为学生做专题报告。后来的实践证明,该课深受学生欢迎,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热爱。
2012年,接受院里安排,刘爱新负责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的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申报材料,该材料从最初开始整理到最后批准,先后修改了十几遍,花费了很多精力。
之所以能够投入如此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,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到了家人,尤其是刘爱新的爱人和女儿的支持。
刘爱新家里最困难的时期是2008年左右,母亲尿毒症长期住院,出院后也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,基本上都是她的爱人在帮她照顾母亲。也是在那一年,刘爱新带学生实习回来的路上,由于下雨路滑,她不小心摔了一跤,摔断了尾骨。医生建议她做加固手术,防止骨头脱滑。想到做手术要住院、休养耽误一段时间,想到学生突然换老师的诸多不适,想到其他的老师课程也很多,刘爱新真的不忍心让别人替她去做本应该她去做的事情,她坚持了保守治疗。
对于家庭,刘爱新最大的感受是愧疚。2010年,母亲去世了,刘爱新想到母亲病痛时没有得到女儿很好的照料就无比愧疚。对于爱人,刘爱新最大的感受是感激。孝敬老人、照顾孩子这些事情几乎都是她的爱人一个人在承担,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。对于孩子,刘爱新最大的感受是亏欠。刚上高一的年纪,女儿偶尔也会向妈妈表现出其他同学有父母晚自习前送饭的羡慕,偶尔也会向妈妈流露出节假日得不到妈妈陪伴的不满。而这一切,刘爱新都付出给了自己的学生。
2013年教师节,“植保专业植物病理学”团队获得山东农业大学“教学先锋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,刘爱新作为团队成员之一受到表彰。刘爱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诠释着为人师表的崇高与责任,令我们时时感动。而她自己却说,不是我感动学生,是我的同事和学生们一直在感动着我。

Baidu
sogou